赛场热,青苗旺,苏超研讨寻根!

来源:24直播网

在夏日的夜晚,当夜色刚刚织上天空的边际,江苏省苏州市体育中心内正举办着一年一度的盛事——2025“省长杯”江苏省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高中男子组冠亚军决赛。这里,绿茵场上,年轻的运动员们正挥洒着汗水,他们的身影在灯光下显得格外矫健,他们的眼神中闪烁着青春的光芒。

江苏的足球赛事在这个夏天已然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从苏超到“苏小超”,一批批年轻的足球运动员如春笋般崭露头角。他们不仅仅是赛场上的主角,更是江苏足球未来发展的希望。而在这一赛事背后,则是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关注并思考足球人才的培养问题。

在8月6日下午的江苏省校园足球高质量发展研讨会上,来自教育界和体育界的专家学者们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江苏校园足球的未来发展。苏州大学东吴智库首席专家、江苏体育健康产业研究院院长王家宏教授详细介绍了在国家战略的指引下,江苏在校园足球建设与发展方面所积累的实践经验,以及形成的一套具有江苏特色的发展模式。

据统计,从2015年至2024年,江苏省共有2776所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占全国总数的6.4%。而在苏超的赛场上,516名参赛球员中,有275名是教育系统的师生,占比高达53.3%。这些来自校园的“青春力量”在赛场上顽强拼搏,不仅展示了校园足球的发展水平,也诠释了“以体育人”的教育内核。

苏超联赛不仅带火了民众的体育热情,更是社会经济文化旅游繁荣发展的助推器,为足球体育人才提供了一个展示的舞台。特别在后备人才的培养方面,苏超联赛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王家宏认为这是一个良性发展的态势,“苏超带苏小超,苏小超促进苏超”,两者相辅相成。

同时,为了进一步推动校园足球的发展,需要加强衔接机制建设,畅通人才成长通道。应拓宽校园足球运动员的升学渠道,扩大高校足球特招规模,并鼓励高校开设足球相关专业,为学生运动员提供更多继续深造的机会。

在当晚的“苏小超”赛场上,苏州吴县中学队与海安博文高级中学队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角逐。而当“南通模式”遇到“苏州模式”,更是碰撞出了不一样的火花。南通市教育局副局长杨立荣在研讨会上分享了南通的“体教融合”模式,强调了让优秀的读书娃爱足球、让优秀的足球生爱读书的理念。

苏州市高新区教育工委原委员严建春则详细介绍了苏州的“体教融合”发展路径。包括构建人才培养“全”链条的“通道工程”,提供“体教融合”强支撑的“护航工程”,以及助推项目发展“高”质量的“双模工程”等。

此外,足球国际级裁判马宁从他的专业角度出发,提出了对于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的思考。他强调了将体育文化、足球文化普及到千家万户的重要性。而江苏省教育厅的李金泉巡视员则表示,希望通过广泛的研讨,为江苏校园足球高质量发展拿出科学的配方。

在这一系列的努力下,江苏校园足球的未来充满了无限可能。在目标同向、行动同步中,各方共同努力,画好校园足球高质量发展的同心圆。

热门标签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