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A选秀,渐显尴尬

来源:24直播网

又是一年CBA选秀大会的来临,这一盛事吸引了无数篮球爱好者的目光。今年,福建队以状元签选中了来自清华的杨曦皓,四川队用榜眼签选择了太原理工的杜智博,江苏队则用探花签摘得了广西队的庞峥麟,宁波队在第四顺位选中了北京大学的李苑鑫等新星。共有64人参加选秀,最终21人被各队选中。

然而,这一选秀大会也让我有了更深的感触。与十年前相比,虽然有了显著的进步,但如今CBA选秀大会似乎进入了一个瓶颈期。这不仅仅是因为选秀的球员数量逐年下降,从2021年的87人到2023年的64人,再到2024年的回升,但质量却难以保证。更重要的是,选秀大会的实质性意义似乎正在逐渐减弱。

回顾过去,2015年首届CBA选秀大会上,西北工业大学的后卫方君磊成为第一位选秀状元,但他在CBA留下的成绩单并不亮眼,仅得到2分1助攻。这十年间,虽然选秀大会成为了球队补强的一大渠道,尤其是对于自家青训薄弱的球队来说更是如此。但如今,随着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球员、NBL球员、港澳台球员和草根球员涌入,选秀的竞争愈发激烈,而真正能被选中的却越来越少。

对于CBA球队来说,选秀的考量不仅仅是天赋和即战力。随着越来越多的球员选择直接带着天赋进入CBA,而不是通过选秀,如名校学籍的放弃者、直接加入CBA的管子煜等例子,使得选秀大会的吸引力逐渐减弱。对于有天赋的CUBA球员来说,23-24岁才打职业其实已经错过了最佳的成长期。

对于选秀大会的形式,我认为应该进行一些改变。与其让球队在两轮选秀中挑选,不如简化流程,只进行一轮选秀。这样不仅可以让被选中的球员得到更多的机会,也可以让那些没有在首轮被选中的球员有更多的展示空间。同时,每年只需选出一定数量的优秀球员就足够了,不必过于追求数量。

综上所述,CBA选秀大会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境。如何让这个平台真正发挥出其作用,让更多有才华的球员得到展示和发展的机会,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我们需要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索,以推动CBA选秀大会的发展和进步。